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心理健康网召开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及新版教材交流会——共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新篇章,推动心理咨询人才培养提质升级
2025年11月18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提升心理咨询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心理健康网于2025年11月18日下午在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及新版教材交流会”。来自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哲学等领域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机遇挑战、新版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交流会现场

董胜利主任致辞
本次会议由国家心理健康网总经理师梦华主持。会议伊始,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胜利发表致辞。他指出,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和公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服务已成为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专业人才短缺、培训标准不一、教材体系滞后等现实挑战。他强调,构建科学、系统、规范的心理咨询师培训体系,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师梦华总经理介绍国家心理健康网
随后,师梦华总经理详细介绍了国家心理健康网的建设背景、发展定位与核心职能。他表示,国家心理健康网致力于打造国家级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整合优质资源,推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专业人才培养和行业标准建设。此次推出的新版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及教材,正是响应时代需求、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岳晓东发言

北京中医药大学孔军辉教授发言

中国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张久祥发言

中国教育战略发展学会标准智库刘杰发言
在专家代表发言环节,多位资深专家结合自身研究与实践,就心理健康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发表真知灼见。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岳晓东指出,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例逐年上升,亟需系统化、专业化的干预支持,这本教材的推出恰逢其时,是社会迫切所需;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谢路军教授从文化心理学视角出发,强调本土化心理服务的重要性;北京中医药大学孔军辉教授则提出“身心同治”理念,倡导中西医结合的心理干预模式;中国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张久祥建议,教材培训要从应用角度切实服务基层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国教育战略发展学会标准智库刘杰指出心理师咨询培训课程要标准与创新兼备、基础培训与应用普及相结合。

国家心理健康网心理健康教材编委常莉娟介绍教材情况
国家心理健康网心理健康教材编委常莉娟老师专题介绍了新版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的编写思路与核心内容。新教材立足中国国情,融合国际前沿理论,涵盖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评估、咨询技术、伦理规范等多个模块,注重案例教学与实践应用,力求构建系统化、专业化、本土化的知识体系。教材编写过程中广泛征求一线专家意见,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与时代性。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陈海平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宋飞发言

北京回龙观医院主任医师安静发言

环球网校代表马明轩、杨建美发言
在茶歇后的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新版课程体系与教材展开热烈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陈海平建议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着重区别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宋飞从学校心理工作实践角度建议培训教材要更多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加强实操能力的提高;北京回龙观医院主任医师安静聚焦AI心理应用,探讨了伦理、双盲验证与价值对齐等关键议题;环球网校代表马明轩、杨建美则从在线教育角度,探讨如何提升课程的互动性与学习效果。各方一致认为,新版课程与教材的推出,将为心理咨询师规范化培训提供有力支撑。国家心理健康网融媒体中心主任庄棠钧表示,心理健康事业发展不应局限于商业逻辑,更要聚焦服务的实效性,诚邀心理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产业机构在国家心理健康平台上积极发声,共筑专业、务实、有温度的心理健康生态。国家心理专家委员会总干事高畅介绍,国家心理健康网已打造“国心动力”小程序平台,融合AI智导等创新功能,旨在为公众提供智能化、可及性强的心理健康培训服务支持。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海宁总结发言
会议最后,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海宁作总结发言,表示中心高度重视并将持续发力心理健康领域事业发展,诚挚欢迎心理行业各界人士携手加入,共同推进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与会嘉宾合影
此次交流会不仅是一次学术与实践的深度对话,更是一次推动心理健康行业标准化、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探索。未来,国家心理健康网将在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的指导下继续携手各方力量,持续优化培训体系,深化资源整合,为建设高素质心理咨询人才队伍、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