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岁青少年精神障碍总患病率达17.5%,这场论坛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
8月7日到9日,为期三天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论坛暨青少年家庭治疗理论和技术专项培训”在沪召开。此次论坛由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和上海市医学会心身医学专科分会共同主办,汇聚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近500名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者参会。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多部委连续发文,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列为公共卫生优先事项,并启动2025—2027年“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最新流调显示,我国6—16岁人群精神障碍总患病率达17.5%,其中神经发育障碍、抑郁、焦虑最为常见,且呈“低龄化、高发化、复杂化”趋势。
与此相对的是,家长与教师普遍缺乏识别能力,常把病理表现误判为“叛逆”或“品德问题”,导致干预窗口一再错失。
在此背景下,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牵头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论坛”已连续举办三届,旨在依托“家—校—医—社”联动的“上海浦东模式”,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干预范式。
上海市医学会心身医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陆峥教授表示,2025-2027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此次论坛的召开涵盖了这两个领域,通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专题的研讨,真真正正的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同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申远同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申远介绍,同济大学教授、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名誉院长赵旭东教授担任世界心理治疗学会首位中国籍主席,彰显了同济精神医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精神医学一直是同济大学医学院的重要学科,随着社会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同济大学医学院高度关注,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方面都给予充分支持,希望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贡献同济人的力量。
三天的论坛中,十多位各领域的专家,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工作机制、对策,以及青少年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流程、步骤等进行了报告和研讨。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名誉院长、世界心理治疗学会主席赵旭东教授现场展示青少年家庭治疗个案,与会者近距离感受到知名专家的造诣与风采。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郜阳